定義:
慢性腎病指腎臟功能性或結構性上超過三個月以上的病變,可能在血液學、尿液學、腎臟生檢中呈現一個或兩個腎臟中的異常。
病患們以IRIS (International Renal Interest Society)官網上的定義將慢性腎病分成各種分期,主要是根據數週內血檢中肌酸酐(creatinine)檢測的數值來作為分期的準則,通常在病患水合狀態穩定時,肌酸酐 (creatinine) 數值>2。
資料來源:IRIS (International Renal Interest Society)官網上慢性腎病的分級 |
蛋白尿、高血壓等臨床症狀可能與慢性腎病相關。
Stage 1、2可能無症狀,直到Stage3、4才看到臨床症狀,持續的慢性腎病(尤其是Stage3、4)可能無法代償而導致尿毒危機。
腎臟功能67%~75%的缺損會導致尿液濃縮的能力受損,進而造成多渴及多尿及含氮廢物的滯留,即氮血症;慢性腎病是漸進性的,更嚴重的腎病也會導致病畜貧血。
影響器官:
好發品種:
年紀:
狗平均在7歲、貓平均在9歲診斷出來,盛行率隨著年紀增加。
危險因子:
年紀、蛋白尿、高血鈣、低血鉀、高血壓、尿道感染(Urinary tract infection, UTI)
成因:
大多數因過晚診斷出來,不確定成因。有些可能與家族性和遺傳性的腎性疾病、腎毒素(nephrotoxin)、高血鈣、低血鉀、腎絲球體病變(glomerulopathies)、類澱粉沈積症(amyloidosis)、腎盂腎炎(pyelonephritis)、多囊腎疾病、腎結石(nephroliths)、慢性輸尿管阻塞、藥物、淋巴瘤、伴隨急性腎衰竭(Acute kidney injury, AKI)、貓傳染性腹膜炎等相關。
常見病史:
臨床症狀:
臨床檢查上的異常:
血液學:再生不良性貧血(Hypoproliferative anemia)
血液生化學:
(1) 高血液尿素氮(High blood urea nitrogen, BUN)、肌酸酐(creatinine)
(2) 二甲基精氨酸(Symmetric dimethylarginine, SDMA)值上升
(3) 高磷血症(Hyperphosphatemia)
(4) 代謝性酸血症(Metabolic acidosis):正常或高陰離子間隙(anion gap)
(5) 低血鉀症(Hypokalemia)或高血鉀症(Hyperkalemia)
(6) 高血鈣症(Hypercalcemia)或低血鈣症(Hypocalcemia)
(7) 若有腎上腺功能不全(Hypoadrenocorticism),可能伴隨低血鈉症(Hyponatremia)、高血鉀症(Hyperkalemia)及低皮質醇症(Hypocortisolemia)
尿液學檢查:
(1) 尿比重(USG):狗<1.030、貓<1.035
(2) 蛋白尿(Proteinuria)
影像學
(1) 腹腔X光:可能出現腎臟萎縮,或因多囊腎、淋巴瘤造成的腎臟腫大
(2) 超音波:可能出現腎臟萎縮、低回音性腎實質(Hyperechoic renal parenchyma)伴隨皮質髓質交界處變得不明顯;患有淋巴瘤的動物可能出現腎臟腫大(Renomegaly)伴隨低回音性腎實質(Hypoechoic renal parenchyma)。
病理學檢查:
肉眼:
(1) 可能出現腎臟萎縮伴隨不規則的表面(irregular surface)
(2) 腎皮質(Renal Cortex)上腎小球(glomeruli)的減少
組織病理學
(1) 間質性纖維化(interstitial fibrosis)
(2) 間質單核細胞的病灶(foci of interstitial mononuclear cells)
診斷程序:
測量血壓:偵測有無高血壓的狀況。
測量腎絲球過濾率(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):可能會比氮血症的出現更早發現腎功能的喪失。
腎臟生檢(Renal biopsy):蛋白尿的病患可考慮使用。
治療方式:
飲食調整:
設計用於治療慢性腎病的飲食可以減緩尿毒症的發生時間,並且延長Stage2-4 慢性腎病的病程。
腎病飲食主要成分如下:
結論:
犬貓慢性腎病進展到最終腎衰竭可能持續幾個月至幾年,在貓可能可以持續更長的時間,最初的臨床症狀可能不明顯,需要飼主密切觀察動物的臨床症狀。若出現多渴多尿、厭食、嘔吐、體重下降等症狀,必須盡快就醫做相關的臨床檢查,如血液學、血液生化學、尿液學檢查、影像學等,並對症治療以及控制病程的持續進展;若能越早診斷出疾病,且越早做好適當的疾病控制,便可延長疾病的進程,以及增加寵物的生活品質。